不知大体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知:知道;大体:重要的道理。不懂得大道理或从全局出发。
出处《旧唐书·田弘正传》:“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,固阻其情,凡四上表不报。”
例子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52回:“今若遽尔回他,只道是我们薄情,不知大体的了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bù zhī dà tǐ
注音ㄅㄨˋ ㄓ ㄉㄚˋ ㄊ一ˇ
繁体不知大軆
感情不知大体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眼光短浅。
近义词不识大体
英语fail to see the larger issue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昂首伸眉(意思解释)
- 干净利落(意思解释)
- 翘尾巴(意思解释)
- 鹰击长空(意思解释)
- 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(意思解释)
- 望风扑影(意思解释)
- 起兵动众(意思解释)
- 进本退末(意思解释)
- 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(意思解释)
- 掉以轻心(意思解释)
- 春风风人(意思解释)
- 投石问路(意思解释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释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释)
- 归十归一(意思解释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释)
- 雷霆万钧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定国安邦(意思解释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释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释)
- 纵横天下(意思解释)
- 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释)
- 善善恶恶(意思解释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释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释)
- 精明强干(意思解释)
- 慌不择路(意思解释)
※ 不知大体的意思解释、不知大体是什么意思由飞鸟成语网- 成语大全-成语故事-成语接龙-成语造句-成语出处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壮气吞牛 |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。 |
大有可为 | 事情很值得做;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。 |
力所能及 | 及:达到。自己的力量能达到。 |
快马加鞭 |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 |
晕头转向 | 晕:头脑发昏;转向:辨不清方向。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。 |
丑声远播 |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。 |
又红又专 |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,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师 | 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 |
群龙无首 | 首:头;引申为领袖。一群龙没有领头的。比喻没有领头的;无从统一行动。 |
大树将军 | 原指东汉冯异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。 |
擦肩而过 | 擦:挨。挨着肩而溜走。指没有抓住机会。 |
取而代之 | 夺取别人的地位、权利而代替他。 |
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饱满;容光焕发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焕发的样子。 |
作乱犯上 |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 |
狭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没有地方可让。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;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。 |
半夜三更 |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交臂历指 | 交臂:两手反缚;历指:古代拶指的刑罚。象罪犯两手反缚、受拶指的刑罚一般。形容痛苦万状,毫无自由。 |
公子哥儿 |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的子弟。 |
受益匪浅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
偶语弃市 | 偶语:相对私语;弃市:在闹市执行死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。 |
唯利是图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独;图:贪图;追求。 |
可有可无 |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。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。 |
避俗趋新 | 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 |
繁荣富强 | 繁荣:(经济或事业)蓬勃发展;兴盛;富强:(国家)生产丰富;力量强大。形容国家兴旺发达;富足强大。 |
止戈兴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 |